银行明年或面临严峻挑战 专家-积极应对坏账增加

银行业利润将减少
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在第三季度金融形势通报会上指出,个别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已经暴露出较大的风险,中资银行在国内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投放有巨额贷款,可能令不良贷款反弹。根据官方数据显示,中资银行下半年已面临不良贷款增加的压力。
事实上,今年银监会就限定,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速不得超过13%,但大多数银行早已大幅超过该限制,监管机构目前正在督促中资银行降低贷款增速,或许会在明年设立更低的上限。
另外,前不久召开的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,明年将转向从紧的货币政策。专家认为,经济政策偏紧可能会减弱中资银行获利增长强劲的势头。
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高级经理周昆平接受采访时坦言,国家对银行在贷款总量和节奏上的控制,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挑战的确比较大。资金用不出去,存贷比较低,小银行资金短缺,信贷投放被遏制等都是问题。而商业银行的利润也会受到明显挤压。他分析,明年商业银行的利润率相较于今年很可能降低约10个百分点。
此外,由于政策从紧,商业银行为规避生产终止或倒闭风险的融资所带来的不良资产,企业贷不到款情况可能有增无减。
上海金融学院的朱德林教授分析,银行货币政策从紧对于大型中资银行来说,利润减少是最明显的影响。其中,上市的股份制公司由于要对股东负责,相对压力也比非股份制公司来得大。
积极应对从紧政策
至于会不会造成“不良贷款率反弹”。朱德林解释,所谓的不良贷款率提高或降低,实际上只是技术问题。增大贷款规模,将不良贷款率的分母做大,坏账率自然就会降低,几年前大型中资银行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20%,中国政府也是动用了外汇储备,帮助金融渡过难关。
按照这样的原理,如果明年国家贷款总量实行从紧政策,并从结构上切块管理,尤其是将目前坏账率最低的个人房贷比例减缩下来,那么不良贷款率增长两到三个百分点是极有可能的。
朱德林认为,并不是没有办法减缓甚至规避从紧政策造成的利益风险。私人银行业务与坏账率的关系不大,所以银行如果在这方面多下苦功,那么获得的利润完全可以中和存贷款政策带来的利益缺失。
周昆平也表示,对于明年银行可能面临的严峻挑战,业内人士从研究分析的角度,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明确的应对方法:“注意调整贷款结构,对于风险企业要收紧银根,做好存量。”周昆平认为,对收益高但流动性差的中长期贷款进行控制,合理安排负债和资产结构,同时压缩票据,合理利用有限资源都是银行应对挑战的有效策略。